目錄:
黨建引領業務發展
重慶小面面條是怎么做的
重慶旅游攻略
重慶特產有哪些
黨建引領業務發展
1、近年來,為滿足消費者需求,重慶小面向著產業化規模發展。市場上各式各樣的重慶小面預包裝產品上架,讓消費者很難選擇,不知哪一種才是正宗的“重慶小面”,重慶小面有哪些標準?今年9月20日發布的《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規范》(DB50/T1296-2022)(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創造性提出了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要求,標志著重慶小面產業實現了“重慶小面,重慶造”。
2、近日,在重慶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加緊生產訂單小面。該公司位于建橋園區,是大渡口區引進的第一家智能化、自動化生產重慶小面的企業。作為《規范》參與企業,現在完全嚴格按《規范》標準生產小面。
3、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適用性和針對性,起草組認真查閱相關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以及文件要求,了解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規范的標準化現狀,并按照問題解決思路確定了標準框架。
4、同時,起草組對大渡口、江津、北碚、合川等地的生產企業進行調研,包括大、中、小型企業,產品類別涵蓋面品、調料和澆頭,重點考察了企業的廠區設計和布局、生產工藝、運行管理和質量控制等,了解我市不同區域小面面品、調料和澆頭生產企業的整體情況,并征集了企業對“標準”的意見和建議,為《規范》制定提供了依據。
重慶小面面條是怎么做的
1、10月12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舉行地方標準新聞發布會,發布30項地方標準。根據此次發布的《重慶小面門店經營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對重慶小面的概念,已經相關的生產流程,進行了標準化。
2、《規范》明確了重慶小面的定義:重慶小面是以面粉、食用堿、水混合制成的新鮮面條為主料,以時令蔬菜為輔料,經大火沸水煮熟,通常由醬油、味精、豬油、榨菜、姜水、蒜水、熟花生仁、紅油辣子(或不加)、花椒粉(或不加)等十余種調味料調味而成,配以(或不配)各種澆頭,具有麻辣鮮香或清香醇正的特點,廣泛流行于重慶地區的一種特色飲食。其中,澆頭是指用來調味和點綴,澆在盛好的面食上的菜肴(如豌豆、雜醬、紅燒肥腸、酸菜肉絲等)。
3、市商務委服務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現有小面門店4萬家,日均銷售小面1280萬碗,年產值400多億元,從業人員達50萬人,每銷售1億元小面就能直接帶動辣椒銷售400噸,花椒銷售50噸,菜籽油銷售1800噸,榨菜銷售50噸。在全國,重慶小面現有門店超過30萬家,對上游相關產業具有不容忽視的帶動作用。
4、但與此同時,重慶小面大多經營規模小,硬件條件不一,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雖然重慶小面追求“百家百味”,但仍需要在經營服務上用標準進行規范,擦亮重慶小面這張美食名片,助力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重慶旅游攻略
1、重慶每隔一段時間都能夠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里雖是山城,但是卻有著無窮的智慧,而這座山城的火鍋更是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既然到了這里有哪些不能錯過的美食呢?
2、酸辣粉也算的上是重慶的一絕,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除了好吃之外,你還能看到手工酸辣粉的制作過程,瓷器口或者是洪崖洞這類有人比較多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很多手工酸辣粉的表演。
3、如果在重慶逗留的時間比較長的,或者是專門來重慶吃美食的小伙伴,不妨嘗試一下,麻圓、山城小湯圓、熨斗糕、毛血旺、油醪糟、萬州烤魚、陳麻花、雞汁鍋貼、涼糕、雞絲豆腐腦、醬香餅、羊角豆干、雞絲涼面、辣子雞...這些街頭巷尾的小吃也是十分不錯的。
重慶特產有哪些
1、 重慶小面 發源于重慶,是重慶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重慶小面是指麻辣素面,麻辣味型。也可以制作個人定制口味,如要求店家"干熘"(拌面)、"提黃"(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一般在早餐比較常見。
2、 江津米花糖 產于重慶江津區。是以優質糯米、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白糖、動植物油、飴糖、玫瑰糖等為原料,經十余道工序精工制成。有香甜酥脆,甜而不膩的口感,是重慶市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
3、 白市驛板鴨 是重慶著名的特色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 歷史 ,是經腌漬、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作而成,素以色、香、味、型俱佳而聞名于世。鮮美可口,是飲酒佐餐的佳品。
4、 重慶的 炸洋芋, 其實就是將土豆去皮煮熟,放在油鍋中煎炸,待它變得黃亮熟透后撈出,撒上鹽、孜然粉、蔥花等各種調料。雖然是一道簡單的小吃,但吃過的人都對它贊不絕口,有去重慶 旅游 的朋友可以試試哦。